本文共 2043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
智慧城市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可以维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不仅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倡导用绿色技术引导智慧城市建设,是对科技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让绿色科技真正助力产业发展。
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业内人士认为,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技技术体系,运用绿色科技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
绿色科技发展方兴未艾
支撑传统发展模式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经济增长,也造成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传统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利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绿色科技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绿色科技贯穿于产品的研发、材料设计、生产、后期处理等各个过程,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等。绿色科技可以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生产。
目前,国际上对城市发展科技方面的研究范围广泛。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科技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各国在城市发展的科技支撑战略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其中,城市发展科技支撑战略、产业技术路径探索和绿色科技发展决策模拟3个方向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很多国家在这些领域展开了积极探索,一系列成果和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发表了《美国创新战略(2009)》,将新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列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计划在未来10年内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美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竞争力。2010年,欧盟公布了《欧盟2020战略》,规划了欧盟在下一个十年中的发展重点,其中包括“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满足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释放了强大的科技创新潜力,刺激了经济增长。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绿色科技支撑
城镇化是每个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建设智慧城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设智慧城市其实就是实现城市从传统发展到绿色发展,致力于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尤其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提升。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鼓励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抑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扩张。将资源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必将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追求技术的更新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通过将环境污染的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必将迫使企业寻求降低污染以减少成本的方法。这些都将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实施更加高效的科技创新战略,能进一步激发智慧城市建设的活力。
建立城市发展绿色科技体系
倡导用绿色技术引导智慧城市建设,是对科技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下一步要切实加强理念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创新、制度创新,建立城市发展绿色科技体系。
一是转变发展理念。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资源受到大量掠夺性开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地方政府要认识到,城市发展要实现绿色转型,而绿色科技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治理能力,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可以维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发展与保护双赢,符合公众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期望。
二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绿色科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要构建并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开发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智慧城市的支撑作用。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让绿色科技真正助力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构建特色各异的区域创新体系,使区域发展与国家创新力量有机结合。
三是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实践证明,政策支持对绿色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激励效应和导向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并积极开展试点。地方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投入,设立研发、应用方面的专项基金,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绿色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加强制度建设。良好的制度体系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减少不确定性,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要大力推动绿色科技的推广,在资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等各领域开展绿色科技示范,通过示范效应将更多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实际生产过程中。
本文转自d1net(转载)